发酵,是一个自然过程也是一门常用技术,早已应用于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。在中药材的加工或生产(如药用真菌发酵或药用植物组织培养)过程中也已是常用技术,这可能就是为何人用中药药品宣传中鲜有“发酵中药”提法的原因。
在“减抗”“替抗”呼声日益高涨之时,有效的“替抗”产品研发进展相对滞后,不排除有一部分企业开始在“概念”上动了心思:既缺乏发酵基础也没有中药技术的情况下,在键盘上用文字进行“产品创新”,做几桩“一锤子”买卖。老实巴交的“中药发酵”被这小部分人打扮的都有点儿“妖艳”了,最终受伤害的还是行业或技术自己,当然不免波及发酵与中药两个领域。
一包面粉,摊成煎饼、烙成大饼、蒸成馒头或者烤成面包,其最终都还要果腹充饥,任凭你是“传统工艺,现代技术,祖传秘方,最新成果”,如果没有真实的效果数据,很快会被市场淘汰。现在“发酵中药”之所以为很多人所质疑,就是因为试验、实证数据的缺乏。或许暂时无法达到发酵中药>益生菌+中药的效果,但发酵中药≥益生菌或发酵中药≥中药的效果,或许也是目前可以接受的
从一个局外人去看,或许发酵中药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:
1、中药在畜牧中的应用,降毒增效或许不是第一需要,发酵技术也许应该在解决优质中药材资源短缺的问题发挥更大作用。
2、目前众多中药发酵研究中,应用最多种类的微生物是真菌,而这些菌种并不在饲料添加剂目录之中(如球孢白僵菌,裂褶菌等),如何利用这些菌株生产符合饲料添加剂或者兽药要求的产品,需要做细致的工艺设计。
3、众多中药材是含有抑菌成分的,如何避免药材抑菌成分阻碍益生菌的生长;大量中药的有效成分是多糖、酚、皂甙、生物碱类,如何避免益生菌(特别是芽孢杆菌类、米曲霉或黑曲霉)的庞大酶系不会降解掉这些有效成分;或者发酵过程中灭菌(120℃)、干燥等造成的成分损失等。
4、针对于第3点,建立公认有效的功效评价方法:包括益生菌对中药的发酵效果评定,发酵中药的动物应用效果,愿不愿意引入双盲对照试验等等。
或许真正的发酵中药专家看了这几个问题会善意而会心的一笑,但作为一位热心的旁观者,这几个问题确也困扰着我。
相信看完这篇文章,相信你自己也有了判断,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信息,欢迎来青岛新康科技交流,20年技术支持,10年生产经验,电话及微信18562571582.